文章简介
独峰考研开设有专门针对清华大学中国史的精品考研辅导课程,本文为大家分享干货满满的清华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系统为大家介绍清华人文学院中国史考研分数线、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和考研大纲等重要考研信息,全面为考生高分考取清华人文学院中国史研究生提供保障。
考研专业目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或242法语 ③675中国史基础"
考研参考书目
"历史11本: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六卷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师大版本: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主编,耿向东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考研分数线
325
考研经验
独峰考研辅导了大量高分学员,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高分考生的经验:
英语经验
英语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刷几遍,我做完黄皮书之后,我又买了一本的阅读(冲刺提高72篇)。我个人感觉这本书比黄皮书的难度小一点,因为到了冲刺阶段,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做真题,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全部翻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继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刻意追求答案对错。同时,这个时候做阅读也是掐着时间,每篇最多15分钟,我记得自己当时基本是七八分钟一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考研英语考察的东西比较难,因为单词、语法(尤其是从句套从句的结构)、阅读等部分内容都非常多而且考察比较深入,建议大家跟着独峰考研的多对一课程走,这样能够快速提分
政治经验
九月我开始了解需要准备的政治材料,我买的是肖秀荣系列,但不是每一本都买,只是挑了几本我觉得比较有用的。首先把一本比较厚的书先看一遍,边看边做题;然后是真题和练习册,慢慢做,认真对答案;最后要看时事,还有肖秀荣最新出的预测卷,都会在12月才买得到。政治的准备过程是前松后紧,跟英语的稳定备考不太一样,因为政治会跟当年的时事密切相关,11、12月好好背就可以啦!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在初试的时候专业课没考好,但是政治和英语不错,弥补了十几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两科不要太轻视,只要能挣的,每一分都不能放过!毕竟最后看的是总成绩哦!!
专业课经验
"专业课今年改了,从654史学基础改成了675中国史基础,不过考试内容到没什么太大改变,也不知道清华在折腾什么,据说好多专业都变了,我们学院是11月才改,全部学科都改了名字,但是内容没有变化;好像工科学院那边改的早考试的内容和科目都变了呢,不知道你们以后考试会是什么样子,先按照今年的来复习吧。 675的考试分为两部分,200分的中国古代史和100分的中国近现代史。我建议基础部分过两遍,整理两次笔记,第一次按照时间来整理历朝历代的皇帝和重大事件,这一遍主要就是看书了解考试内容,并不需要太深入地思考,毕竟也是第一遍,自己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结果的。第二遍看书就要按照专题来进行笔记的整理了,比如政治方面的变革按照历史朝代走一遍,经济方面的再过一遍,文化再单独总结一遍等等,这一遍的专题总结就是自己思考的结果了,也可以参考一些辅导书,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写的就比较好,可以拿来读一读。 两遍基础内容学完以后就可以结合题目来了,一般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可以用长孙博的书,这本书可以说是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不用你就亏了!论述简答题主要是要自己先看题总结出来一个模板,比如说我就是按照“总结→背景→过程→意义”这样的流程去答题的,然后背诵相关的内容,书上的和长孙博练习题的内容都要背。真题是我整体背完第一遍的时候就开始做了的,大概是从10月份开始的,真题做题的时候每一道都要完整写下来,然后去和书上的相关表达做比对,看看自己到底哪里写的还不到位,记录下来以后加强训练;同时,真题上面出到的知识点都要自己在进行背诵和做题,毕竟还是有可能出相关知识的。另外,写在本文最后:没有把握的同学推荐报个班学习,推荐独峰考研的辅导班,机构都是对口专业的硕博团队,还有清北的老师出来带课,考研公众号是考研领头羊。"就个人经验,客观来说现在考研专业课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更加灵活多变,建议大家报个辅导班跟着独峰考研的课程走,可以针对个人情况获得答疑和授课,提分效果比较好!
辅导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