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育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指导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热点知识技巧标准全书》
《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命题预测试卷》
《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最重点知识精要与复习大全》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命题人命题思路全剖析》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讲义与核心知识诵典》
《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核心要义阐述与分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17-14:17
梅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14-20:52
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54-14:30
高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08-17:10
田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13-20:41
杭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16-19:3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指南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大概到了清明前后,我开始做97年到07年的阅读。一天一篇做精读,精读的要求是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2.没有一个句子读不懂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为什么错为什么错。刚开始精读一篇文章大概要三四个小时,我基本是都是全文翻译的,一直大概5月底做完吧。(刚开始精读很慢,到后来熟了会快起来,到后面一个小时多能搞定一篇)然后在暑假开始之前的一个月,每天对做过的文章进行回顾(大概每篇文章都看过五六遍甚至更多),还是上面的三个要求,一定要严格记住那三个要求。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这是最不用担心的一门。考研大纲出的比较晚,大概是10月下旬吧,所以不用太着急。去年大纲出的第一时间我买了一本大纲解析,一本风中劲草知识点总结,结果买了直接压箱底了。直到十一月份出了肖秀荣八套才算真正开始政治复习,我把八套题的选择题做了一遍,背了N遍,大题念了N遍(也没记住多少),十二月买了肖秀荣四套,任汝芬四套,20天20题,最后也只是做了肖四并重点背诵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北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第一门考研专业课是《汉语基础》,这门课程的考察重点主要是语法和词汇。北大版本的教材有《现代汉语》(北大版)和《现代汉语》(黄廖版),这两本教材在语法方面存在一些观点上的不同。建议考生在学习之前可以大概了解一下这些不同之处,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版本。另外,陆俭明的《语法教程》是一本很好的辅助教材,可以结合网上的陆老师的视频课程来学习。建议先观看视频课程,做些简单的笔记,对陆老师的语法讲解有一定了解之后再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时,要详细做笔记,整理出每一章节使用过的例子以及分析方法。有些语言点可能存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摘录每个例子,并在例子下面列举每个分析方法。此外,陆俭明的《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和基本功》 内容中有一些近义词辨析或相近的语法现象的辨析,也比较重要。其他推荐的教材包括《现代汉语词汇》(符准青)、《语法讲义》和《语法问答》(朱德熙)以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上述教材可以用来拓展知识面。
北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第二门考研专业课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涉及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这本书,建议记住书上每一个可以挖空的知识点,因为北大从22年起开始在《要略》上出简答题。关于《中国文学史》(袁行霈)这本书,建议看一遍即可,主要是感受文学发展脉络,注意每个时代文学上的创新之处。另外,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也是一本重要的书,其中包含一些编导方向的知识点,建议稍加背诵。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类似的建议,只需看一遍即可。《文艺常识》也是一本很重要的教材,阅读时可以重点关注编导方向的知识点。
在古代汉语方面,北大从21年开始考察通论部分,建议总结常用的字词释义,并背诵两版教材各个章节中间的通论部分。另外,王力的《古代汉语》(4册)和郭锡良的《古代汉语》(2册)也是需要背诵的教材。
在语言学方面,叶蜚声的《语言学纲要》是一本较难的教材,建议多次阅读。与此同时,可以结合王洪君的《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和段曹林的《语言学纲要·辅导及习题集》一起阅读,这两本书补充了很多例子,对于理解语言学知识十分有帮助。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和祖晓梅的《跨文化交际》都是需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教材,但背诵的意义不大。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和朱勇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是根据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的,可以了解一下汉语教师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
本页面辅导班由独峰教育开办,独峰教育有丰富的考研培训经验,辅导师资内容由独峰教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