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考研信息大全 对研究生考试一无所知,该怎么备考(数学小白想考研怎么学)

对研究生考试一无所知,该怎么备考(数学小白想考研怎么学)

今天我从一个普通院校小白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成绩一般,英语一般,专业课一般,政治更一般的人,是如何拿到复试第一,英语65+,政治70+的成绩的。

一、把这些搞清楚才能开始准备考研

在考研之前先把一些词汇搞明白是很重要的,现在先来扫一波盲。

学硕专硕:

学硕侧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主要是定向就业,读博一类的,难度会高一点,学年也会长一点,一般是2.5-3年。专硕是实用型人才,考试相对简单一点,就业是跟企业双向选择的,一般是2年。

A区B区:

国家教育部根据教育师资水平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成了两类招生单位,也就是A区和B区。A区的分分数线高,B区的分数线稍低,差距在2-10分。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这并不意味着你去B区就更容易上,因为试卷的难度有差异,而且试卷都是在本地改,北京上海这些高分区难免会更严,所以A区不一定难,B区却已经开始水深火热了。

国家线:

考研的复试分数线是根据当年的生源情况、招生计划和整体考研成绩来划分的,不仅有总分要求也有单科的分数要求。过了线才有资格复试和调剂。

自主划线:

34所高校自己招生的分数线,一般会在国家线公布之前出来,如果你的报考的34所,就不要盯着国家线看了。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择校!

二、下面来说一下我的复习方法

1、政治

我用的资料是1000题、肖四肖八、老师四套和老师八套,我直接在暑假做了两遍1000题,搭配老师强化课。每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这两个板块我认为我自己有必要再看一下,所以就再加深了印象。9月份我开始跟老师,觉得真的超级有用!!!多选我不用再纠结太多,很微妙,很神奇。11月冲刺班+押题班,押题班我的时间有点紧,所以没跟完,前面的总结基本也够用了,不过有条件的还是跟一下。最后客观题是43分。

2、英语二

单词:

对研究生考试一无所知,该怎么备考(数学小白想考研怎么学)

一定要背到考研前一天,背几轮都好。单词很重要,不认识真的一切都没办法进行下去,至少我是这个情况。我英语也就是六级水平,我的经验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一定要背单词。在这期间我看过达叔的词汇课,觉得挺好哒。听达叔讲课的同时也让我长了见识,就像听故事一样。最起码背的过程并不是枯燥的,非常有趣,推荐!单词书用的恋练有词,后来开始用扇贝App。

阅读:

我暑假写2001-2010英一和2010-2015英二的阅读。这个时候可以搭配阅读课,细节服从主旨是真的有用的,今年的题如果我把这句话记在心里阅读能少错点,考试一急就啥都忘了,所以应该把这句话先写在试题册上,再看文章。然后我在9-10月背作文,练作文,30分钟背,15分钟默写。我背的老师作文,课听的是李达的作文课,我觉得达叔挺好的,他让我对作文就有一种自信,我考试用的是他的模板。

11月翻译+完型,因为我觉得这两个都是需要有单词基础的,所以我是在过完两轮大纲词汇之后开始的这两个板块。其实完型做一篇比较快的,重点还是词汇和搭配。做了几年之后有一些词看见它就想选,很神奇,确实有用。

12月到考前,我用真题来模拟了,要全套的,重点是看自己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还有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我考试的时候答题顺序是:先看一下作文,在草稿纸上粗略写出来框架(10min)然后就去写阅读,新题型,翻译,大小作文根据模板好好的在答题卡上写下来,最后完型。

3、专业课

因为我考的是心理学。所以当时我主要是多看书。我的看书顺序是普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版本)→统计→研究方法→测量→社会心理学(金盛华版本),《研究方法》我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最初是先看一章的书,再看这章的视频课,视频里有不懂的再去翻书,可以用实验帮助自己理解,还不懂就再看视频课,如此反复,总能达到理想效果。后来会发现重点难点常考点就是那些,背的时候会轻松一些。注意实验设计,多看一些视频课讲解,多练习。比如今年真题有设计实验证明蝴蝶有毛毛虫时期的记忆。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1、考研前期需要准备多久?

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需要根据你考研目标的难易程度、个人当前的水平、学习能力等条件来做具体规划。

一般情况下,某考研品牌的同学建议提早做准备,因为相比考本校或本专业的考研党,某考研品牌同学的难度会更高一些。

据调查,有三分之二的考研人备考时间为一年,那么超过一半的考研人基本上就是从寒假开始备考。

从寒假开始备考并不是指寒假就开始复习知识点,主要还包括择校择专业、制定整体和单科的复习规划、收集真题资料等等。

如果你能在寒假提早准备,预留出更多的机动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些后期备考压力。

2、备考期间你需要重视的四件事

①完成择校择专业;

初期备考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因为院校和专业选择,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的考研结果,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圈定好几所学校。

②安排各科的复习规划;

做复习规划是贯穿考研始终的一件事,定规划的时候可以把长线规划和短线规划相结合,之后根据自己的复习状态随时调整复习规划,有了清晰明确的备考规划才能更明确备考节奏。

③明确备考内容;

确定好院校专业后,先确定自己要考试的科目,以及各个科目需要重点关注的复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还要收集目标院校的专业课历年真题,以备后期使用。

④掌握高效的备考方法;

明确各科的复习重点,初期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夯实了基础之后的复习才能更得心应手,所以一定要重视各科的基础训练。

3、考研最主要的三个阶段

基础学习期(1月-6月)

要早点把自己想考的学校和专业定下来,明确要考的专业,去学校网站、论坛搜集和考试相关的信息。

ps.小技巧:可以多咨询几家考研机构,尤其是存在时间比较长久的当地大型机构,多年积累会拥有更多个人不容易获得的独家信息。

4月务必开始第一轮基础复习。在这个阶段需要打牢专业课、数学和英语基础,求全面求细致。在这个期间过一遍专业课书籍、一遍英语单词,应该是没问题。

强化学习期(7月-10月)

这个阶段是考研的关键时期!

这段时间,英语单词绝对不能落下,要坚持每天回顾,也要开始英语阅读的训练,务必做到每一篇认真阅读,做完之后认真总结。

数学要真正开始进行强化学习基础阶段学过的所有知识,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有困难,学起来很吃力,熬过这个阶段,就会豁然开朗。

政治复习现在不用量太大,每天看几节课并做好总结和笔记,保持每天不间断的学习,但是要在九月份之前做好全面的复习。

专业课可以针对资料的基础、大纲部分进行相关学习,最好是到假期结束,专业课能达到期末考试水平。

冲刺学习期(11月-考前)

这是最后的冲刺,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梳理、有效整合各门课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章节的知识框架,把到基础知识烂熟于心;

开始进行考场模拟训练,在考研的考试时间内,上午做政治或数学,下午做做英语,把思维的活跃度训练在各科的考试时间;

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的知识进行每天的强化背诵,避免考试紧张大脑瞬间空空白;

政治一定要开始最后的押题背诵,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记忆,进行知识积累。

调整好自己的备考心态,作息,全身心准备考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