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考研指导专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班:中石油理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备考指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班:中石油理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备考指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石油理学院应用统计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指导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班:中石油理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备考指导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必记热门考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精要微讲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应用统计硕士考研习题精练精编》

《中石油理学院统计学考研绝密手册:让考研不再盲目》

《中石油理学院统计学考研核心考点与状元笔记》

《中石油理学院统计学考研真题名家点睛讲解》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都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43-17:53

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48-17:20

蒲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0:52-16:07

任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27-14:00

骆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00-20:27

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35-18:5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指导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暑假前,主要是背单词,要完整地背上1~2遍。建议单词软件和单词书一起使用,一直看书可能也会比较枯燥,边记边写。背单词是考研期间的常态,每天都要坚持。暑假开始,就要开始做英语阅读200篇,逐步找到做题的感觉,然后用铅笔做英语的真题。做真题时做好放在下午2点开始,除去作文和翻译,时间控制在1.5H之内,刚开始可以适当放松一点。暑假结束,英语的真题和200篇阅读也做得差不多了。9月份,开始找找做英语阅读的规律,然后开始二刷真题,留两套最后实战模拟。真题两遍做完之后,可以开始做第三遍。11月份,开始准备作文,整理并背熟自己的万能模板,注意是自己的,不要照搬书上的。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从四月份开始到暑假前,要做的就是过教材。同济第六版高数和线代(我考的数二,所以不考概率论)根据考研大纲,把要考的知识点梳理一遍,概念,定理,公式要理解,熟记。课后习题不必全做,选择性的做一些即可(就当时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题就行)。暑假开始后,我开始看二李的《复习全书》,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可能会感觉很难,不用担心,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的。要做的就是绕过去,做个记号,等第二遍再看,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十一月中旬之前要结束《全书》复习,开始真题练习。真题是最好的辅导材料,也要至少两遍以上。尤其是近五年的要做三遍。至于各类模拟题,选择性做一些即可。就我所看的,市面上很少有模拟题和真题出的在一个水平上的。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政治很重要的就是选好参考书,我推荐任四,肖八,肖四,初期大题不用做,看题目自己想一想知识点,然后看看跟答案有什么出入。分析题基本上在考试的时候都出现了。对于押题预测这一块,我个人推荐肖秀荣吧,有不止一年的考试,政治主观题肖秀荣的卷子里都有。就算别的东西不背,最后的肖四肖八必须背,必须背!建议大家多关注这一年的时政,这些年政治的选择题特别难,因为所涉及的内容没有我们所复习到的基础知识,全部是时事政策里边的,所以希望大家能注意。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一、复习要点

1. 基础知识的重点复习:包括热力学、质量传递、动量传递、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化工原理的核心,复习时要重点掌握基本原理、公式和推导过程。

2. 实例分析的重要性:化工原理涉及到很多实际应用的问题,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3. 重要公式和公式推导的复习:化工原理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推导过程,复习时要逐个捋清楚,理解其推导过程和应用场景。

二、复习知识

1. 热力学:重点复习热力学定律,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同时,要掌握热容、热传导、热传递等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公式。

2. 质量传递:重点复习物质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传递模型,如扩散、对流传质和反应传质等。同时,关注传质过程中的质量平衡和流程计算方法。

3. 动量传递:重点复习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流体运动的特性,如雷诺数、黏度、压力损失等。此外,要熟悉常见的流体力学方程和计算方法。

4. 流体力学:重点复习流体的基本性质和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等流体运动的特性,同时要掌握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公式和应用方法。

三、复习方法

1. 系统性复习:根据教材和教师的要求,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2. 多维度学习:除了教材的学习,还可以参考相关的经典教材、习题集和论文,扩展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3. 实践运用:通过做一些经典例题和考研真题,巩固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际应用。

4. 讨论交流:和同学们一起组团复习,讨论学习中的疑惑和难点,相互借鉴,互相鼓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