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找学校就是考研择校,一般根据遵循以下几个选择:
一、自身的基础
综合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各方面择校。一般考研跨1-2级就可以,比如二本考好的一本或排名靠后的211。不建议跨太多,如二本考985,难度太大。
择专业时,有些同学数学很差就会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这也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数学好的就选择理工类偏多。
二、个人兴趣
不管是城市、专业、学校都要选择自己能接受的,就算不是特别喜欢,也要选择愿意去尝试的。这三类不要选自己讨厌的。
三、根据考研难度
①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一般来讲,考研是此种情况的也最为容易,地区、院校、专业都是自己熟知的。
②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与前一种不同的是要跨学校,比前一种难的点在于不了解目标院校。
③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本专业考研难度本身不是很大,难在地区和学校都是自己不熟悉的。
④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跨专业考研意味着对所要考的专业毫无基础,专业课学习难度可能较大。
⑤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三跨是最难的级别了,地区、专业、学校三个部分没一个是自己熟悉的。

1、确定报考专业。
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
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交叉重叠,跨专业难度相对小一些。
2、确定报考学校档次。
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
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建议报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学,报考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这种风险很大,一来竞争太激烈,二来这些学校部分老师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
比如是211工程或985的大学,同等条件下,建议首选本校,或者选择比自己学校稍高层次的大学,专业上水平更高,就业前景更好的大学。
3、确定报考城市。
大学是具有城市属性,城市经济越发达,大学也会随之跟着快速发展。这在我国大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大学。
建议城市选择上,决定以后在哪工作,就选择在当地或周边的大学。同等条件下,优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北上广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