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考研重要知识精粹+考研速记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破解考研障碍混淆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动力考研高分技巧进阶大全》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考研核心要点选讲》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考研高等技巧讲授》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力学考研分类知识高分进阶》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许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55-20:52
汤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49-13:49
盛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31-21:35
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32-16:34
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0:37-20:32
冀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36-14:32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北京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能源动力考研知识要领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大二上学期考完四级,下学期考完六级,本想好好玩一会,但看到同班的六级考590的同学拿起考研单词上课背记的时候,就忽然不淡定了,于是决定买来单词书背单词了,我买的是新东方的单词书,属于便携本,很小,我觉得单词就是知道意思就够了,认识就好了,所以不太重视它的详细解释例子什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拿上一本单词书,一定要一背到底,没有5,6遍不算背了,但每次重点都不一样,前几次扫盲,后几次重点背诵新单词,做上记号,这样效果很好,要不然你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a,b部分,也很伤动力,所以一定要坚持每天30分钟单词背诵,不一定非要在固定的时间,可以打散在各个时间段,比如在餐厅吃饭等午饭的空隙,睡觉前的时间等等,只要你想背,时间还是很多的,背单词可以贯穿你整个英语学习阶段,甚至在你上考场的前一天,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坚持吧。
考研数学经验节选
数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变通,我当时考试的时候把一些自己能写的都写上了,出来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对于数学,课本是很重要的,因为我当时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课本的习题没有做,我的一开始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把重点内容,考研热点内容熟悉了,使自己有了全面的认知,中期的学习是把之前的内容复习了两遍,然后做真题两遍,我是从2000年的开始做的,在这个过程中做了李永乐老师的660,还看了复习全书,整理了一些笔记,后期是又做了一遍真题,然后就是做的一些模拟题,这个就很多情况了,李永乐老师的经典400题,模拟题,张宇的最后八套题,最后四套题,感觉这些题出的还可以,但是难度大一些。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政治基础比较好,因此政治的复习也开始的比较晚,买了肖秀荣的真题、形策、肖八、肖四,风中劲草以及徐之明的政治知识点图鉴,对于高中政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不用开始的太早,我个人是九月份刷了刷真题,正式开背是10月底,那对于高中是理科的同学,7月份开始也就可以了,每天时间不用太长,其次我认为政治的模拟题可以做,但是不要看得太重,模拟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你记忆细节,要找题感还是要做真题,尤其是选择题,政治的选择题有很强的时效性,从历年的真题看下来你就会发现,大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很多时候选择题的选项都可以看做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政策的不同说法或发展结果而已。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1. 复习要点:
(1)学习重点:对于材料力学来说,重点内容包括应力应变、拉伸和剪切等基本力学原理,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和预测方法,以及常见材料的力学行为等;
(2)相关知识点:此外,还需了解各类材料(金属、塑料、陶瓷等)的特性和力学行为,不同尺寸的材料在应力下的应变与变形情况等;
(3)解题技巧:对于复习材料力学这门课程,需要注重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自己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2. 复习知识:
(1)应力应变:学习应力与应变的计算方法,了解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及其其在力学性能参数计算中的应用;
(2)拉伸和剪切:掌握拉伸和剪切的力学模型和计算公式,了解不同条件下材料的变形行为;
(3)材料性能:熟悉各类材料的机械性能参数(如硬度、韧性、屈服强度等)的计算方法和意义,掌握常见材料的力学特性;
(4)疲劳与断裂:了解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断裂机理,以及相应的预测方法。
3. 复习方法:
(1)系统学习:建议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系统地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定义、公式和计算方法;
(2)刷题训练:重要的默写、计算公式,多做习题并注重分析解题思路,理解题目背后的物理本质;
(3)知识融会贯通:将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共性;
(4)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