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考研指导专业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辅导班:北林林学院林业硕士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辅导班:北林林学院林业硕士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林林学院林业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指导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辅导班:北林林学院林业硕士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研核心题解与全程精讲》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考题观察与热点剖析》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硕士学习与考研指导》

《北林林学院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考研考点梳理及真题详解》

《北林林学院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学习辅导与考研指南》

《北林林学院林业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考研核心考点星火式速记》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贾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32-17:27

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44-13:22

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20-14:24

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09-16:44

祖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23-19:13

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05-14:28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阅读理解是大头,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此特别强调英语真题的重要性,我从备考开始从来没有做过一套模拟题,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自行说三遍)先买了最近几年(2013-2015)的真题,做完了就买再之前的几年真题(2005-2012),这之后再买之前几年的真题(1997-2004),我做了从1997-2015的真题,大概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是认真做题,之后就是总结经验,查找错误,反思理解思路的偏差,并且重点记忆真题单词。张剑的黄皮书做得很好,我从头至尾使用的都是这套真题,当然这也需要看自己的情况而定。真题越是最近几年的越是有价值,不要想着放到最后当预测模拟卷来做,越是重要的越要提前掌握,年代较久的真题借鉴意义也很大,虽然题型和分值有些变化,但也是命题老师的心血,也是必须认真研读的。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在大四开学开始看就好,但是一开始就要去全身心去进行。我感觉政治看进去还是很有意思的,大家不能抵制政治,更不要害怕,因为只要用心复习,方法得当,政治是提分的科目,特别是北京这样政治极旱的地区。这点务必注意!!!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复习要点:

1. 森林资源与保护:了解森林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掌握森林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 林木培育与育种:掌握林木培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林木育种的目标和策略,熟悉林木育种的常用技术。

3. 林业经济与管理:了解林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熟悉林业经济的核算方法和评价指标,掌握林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森林生态学: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森林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5. 林业工程与机械:了解林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林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熟悉林业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复习方法:

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 多做真题,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重点,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制作思维导图或总结表格,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方便记忆和复习。

4. 参加专业课培训班或辅导课程,听取专家的讲解和经验分享,提高复习效果。

5. 多与同学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互相督促和鼓励。

考研专业课二:现代林业理论与实践

复习要点:

1. 林业政策与法规:了解国家林业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熟悉林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2. 林业生态学:掌握林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林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3. 林业经济学:了解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熟悉林业经济的核算方法和评价指标,掌握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林木遗传育种:了解林木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林木育种的目标和策略,掌握林木育种的常用技术。

5. 林业工程学:了解林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林业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熟悉林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

复习方法:

1. 阅读相关教材和论文,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2. 制作复习笔记,将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方便记忆和复习。

3. 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和学术论文,扩大知识面,了解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4. 参加学术研讨会或专业讲座,听取专家的报告和经验分享,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制定每周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