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指导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历年真题权威点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精英计划常考知识精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知识全集及实战特训》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地质学考研权威教案精华版》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地质学考研核心密题精讲狂练》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地质学考研真题详解与高分技巧讲授》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屠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10-18:53
舒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56-20:52
卓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17-21:27
巫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19-19:59
麻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33-21:23
艾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57-18:1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我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历年真题。主要做完型和阅读部分,每天的量不在多,关键是熟悉真题的感觉以及保持做题的状态。做完1997-2016的真题时间大约已经到了12月上旬,剩下的半个月中我做了一些模拟题,模拟题不要在乎对错,关键是保持手感,避免生疏。真题作文我没有全部都写,写了几篇有代表性的题目。作文的书写我有高中时候练习的手写印刷体,因此没有专门练习书写,书写不太好的同学可以买字帖练习一下,英文书写很好练,提高是立竿见影的。关于单词,我没有使用单词书,我之间准备过托福考试,曾经按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集中突击过托福单词,因此考研期间只是每天坚持保持对于单词的熟悉,每天的量为500。背单词我只有一句话:一次大量,多次反复。对于单词始终背的不好的同学,强烈推荐看一下《17天搞定GRE单词》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单词量的多寡与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七月份开始一定一定要开始做复习全书!我不太喜欢有些人的说法,说什么什么书看了多少遍刷了多少遍,数学哪里是可以看就看会的,一定要动手去做,并且一步一步来绝对不可以看答案!我当时全书一共做了3遍,第一遍可能会比较慢比较吃力很多题都不会,没关系,这时候应该做一个记号,这样下一次方便我们找到一些不会的题目和知识点再进行复习。做标记很重要,这关系到你后来的复习计划,比如划√的表示这道题你完全不会,划?的是由于你粗心导致的错误,划※表示你可能只做对了一半或者知识点没有特别清晰需要再做一次等等。做一遍要有做一遍的价值,不能等到再拿到手里的书都不记得当初自己哪里学的不够好哪些学的还不错,这样给我们第二次的复习节省了时间并且标记了重点。当时
一、复习要点
1. 石油地质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基础知识、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地球化学基础知识等。这些基础知识是石油地质学的理论支撑,建议将其作为复习的起点。
2. 沉积学与沉积盆地学:沉积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层序地层等。而沉积盆地学则是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构造背景等进行研究。复习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各种沉积环境的特征,以及岩性描述和相态分析等方法。
3. 矿床学与石油地质学:矿床学是关于地质过程中产矿物质形成的学科,而石油地质学则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球中存在形成的有关过程和规律。在复习过程中,要了解各类矿床的形成机制,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储层中的分布规律。
4. 地球动力学与构造地质学:地球动力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运动和变形,而构造地质学则是研究地壳构造和地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复习时要重点关注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构造要素的识别、测量与描述方法。
5. 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物质迁移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学科。对于石油地质学来说,地球化学在研究石油形成、分布及其成藏与改造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复习过程中要掌握地球化学基本原理,了解石油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二、复习知识
1. 理论知识:地球的结构与成因、岩石学、地球化学、物理地质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
2. 应用知识:石油地质的分支学科,如石油地球物理学、石油地球化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
三、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详细阅读教材,理解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2. 多做题: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扩大知识面: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和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4. 练习解析能力:针对真题和模拟题进行解析,分析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
5. 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入研究小组或考研复习群,与同学讨论问题、交流经验,共同努力。